這一事件中,雖然蛋白酶產品本身和塑料滴管未檢出鉛,但玻璃滴管刻度油墨層含有的鉛在使用過程中遷移,導致了最終產品鉛含量超標。它反映出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與食品接觸過程中,重金屬殘留可能對食品安全造成的嚴重威脅。
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作為食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重金屬殘留作為其中一個關鍵的安全隱患,一旦通過遷移進入食品,將對人體產生累積性的危害。
本次就來聊聊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關于重金屬殘留安全問題和食品生產企業(yè)的應對之策,供企業(yè)參考。
一、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重金屬殘留安全問題解析
1、重金屬殘留的來源
重金屬殘留來源分類 | 具體說明 |
原材料本身攜帶 | 部分天然材料(如礦物質、植物纖維等)在自然形成過程中可能天然含有一定量重金屬 |
生產加工過程引入 | 生產中使用的添加劑(如塑料穩(wěn)定劑、增塑劑,陶瓷 / 玻璃的釉料、顏料等)若質量不合格,可能帶入重金屬 |
儲存和運輸過程污染 | 接觸含重金屬的環(huán)境、包裝材料或運輸工具,導致重金屬轉移到食品接觸材料上 |
2、重金屬遷移的機制
影響因素 | 具體說明 |
材料特性 | 不同食品接觸材料的化學性質和結構差異,導致對重金屬的吸附和釋放能力不同。例如:塑料材料分子結構疏松,重金屬更易遷移;陶瓷、玻璃等無機材料相對致密,但表面破損或孔隙可能成為重金屬遷移通道 |
食品性質 | 食品的酸堿度、溫度、成分等影響重金屬遷移:酸性食品可溶解材料表面重金屬化合物,促進遷移;高溫加快分子運動,提高遷移速率;油脂、蛋白質等成分可能與重金屬相互作用,影響遷移行為 |
接觸時間 | 接觸時間越長,重金屬遷移量可能越多。長期使用同一食品接觸材料盛放食品,會增加重金屬累積遷移風險 |
接觸面積 | 食品與材料的接觸面積越大,重金屬遷移機會越多,遷移量可能相應增加 |
3、重金屬殘留的危害
危害因素 | 具體說明 |
毒性作用 | 鉛、鎘、汞、鉻等重金屬具有強毒性,進入人體后會損害多個器官和系統(tǒng)如鉛可損害神經系統(tǒng)、造血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尤其對兒童的智力和生長發(fā)育影響顯著 |
累積性 | 重金屬在人體內難以被代謝排出,會逐漸累積,且毒性作用隨含量增加逐漸顯現(xiàn),損害往往不可逆 |
生物放大效應 | 重金屬可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逐級放大,人體長期攝入低濃度重金屬食品后,可能累積到危害健康的濃度 |
4、國內關于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重金屬殘留的標準體系
標準類型 | 具體說明 | 示例標準及內容 |
基礎標準 | 規(guī)定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通用安全要求,包括重金屬殘留的限量指標、檢測方法等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明確各項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和遷移試驗的通用原則 |
產品標準 | 針對不同類型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對重金屬殘留做出具體規(guī)定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玻璃制品》(GB 4806.5-2016):限制玻璃制品中鉛、鎘等重金屬的遷移量;《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16):規(guī)定塑料材料及制品中鉛、鎘、汞、鉻等重金屬的特定遷移限量 |
檢測標準 | 為確保重金屬殘留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制定的檢測方法標準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鉛的測定和遷移量的測定》(GB 31604.34-2016)規(guī)定了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在食品模擬物中浸泡后鉛遷移量及紙制品、軟木塞中鉛測定 |
二、食品生產企業(yè)應對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重金屬殘留安全的措施
?。ㄒ唬娀搭^管控
1、供應商審核與管理
食品生產企業(yè)應建立嚴格的供應商審核制度,對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供應商進行全面評估。
審核內容包括供應商的生產資質、質量管理體系、生產工藝、原材料來源等。同時,與供應商簽訂質量保證協(xié)議,明確雙方在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質量安全方面的責任和義務,要求供應商提供產品的合格證明文件和重金屬殘留檢測報告。
對于塑料制品供應商,企業(yè)在審核時要特別關注其是否嚴格遵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16)等相關標準進行生產。
要求供應商提供其生產的塑料制品的重金屬檢測報告,包括鉛、鎘、汞、鉻等指標的檢測結果,確保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同時,了解供應商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符合規(guī)定,是否有完善的原材料采購和檢驗制度,從源頭把控塑料制品的質量。
2、原材料檢驗驗收
企業(yè)在采購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時,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檢驗驗收。
對進來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應進行抽樣檢驗,檢測其中的重金屬殘留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對于玻璃、陶瓷等可能含有重金屬顏料或釉料的材料,要重點檢測其表面涂層中的重金屬含量;
對于塑料制品,要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16)的規(guī)定,對其重金屬特定遷移量進行檢測,確保符合標準,杜絕不合格品進入生產環(huán)節(jié)。
在對塑料制品進行檢驗驗收時,企業(yè)可以根據塑料制品的用途和使用場景,增加檢測的頻次和項目。例如,對于用于盛放酸性食品的塑料制品,除了常規(guī)的重金屬檢測項目外,還可以模擬酸性環(huán)境進行遷移試驗,檢測在該環(huán)境下重金屬的遷移量是否符合要求,以確保塑料制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二)優(yōu)化生產過程管理
1、生產工藝控制
在食品接觸材料與食品的組合包裝等生產過程中,要優(yōu)化生產工藝,避免因工藝不合理導致重金屬遷移風險增加。例如,在對玻璃滴管進行刻度印刷時,選擇不含鉛或其他重金屬的油墨,并控制印刷工藝參數(shù),確保油墨層與玻璃表面結合牢固,減少在使用過程中油墨脫落和重金屬遷移的可能性;
對于塑料制品的生產加工,要嚴格控制生產工藝參數(shù),如溫度、壓力、時間等,避免因工藝不當導致塑料制品中的重金屬遷移風險增加。例如,在塑料成型過程中,過高的溫度可能會導致某些添加劑分解,釋放出重金屬,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溫度,確保生產過程的穩(wěn)定性。同時,合理安排生產流程,避免食品接觸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受到污染。
對于需要與其他材料組合使用的塑料制品,要考慮不同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對重金屬遷移的影響。例如,塑料制品與金屬部件組合時,要確保兩者之間的接觸不會導致重金屬的遷移或釋放,必要時可以采取隔離措施,降低風險。
2、生產環(huán)境管理
保持生產車間的清潔衛(wèi)生,定期對生產設備、工具和場地進行清洗和消毒,防止重金屬污染。
生產車間的空氣質量、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參數(shù)應符合生產要求,避免因環(huán)境因素導致食品接觸材料性能發(fā)生變化,增加重金屬遷移的風險。
對于塑料制品的生產車間,要特別注意避免環(huán)境中的重金屬污染。例如,生產車間內的粉塵可能含有重金屬,這些粉塵如果附著在塑料制品表面,可能會導致產品重金屬含量超標。因此,要加強車間的通風和除塵措施,定期對車間環(huán)境進行檢測,確保環(huán)境中的重金屬含量符合相關要求。
(三)加強產品檢測與監(jiān)控
1、出廠檢驗
食品生產企業(yè)應建立完善的產品出廠檢驗制度:
對于與食品直接接觸且可能存在重金屬遷移風險的部件,要進行單獨檢測和整體遷移試驗,評估其在使用過程中重金屬遷移對食品的影響;
對于含有塑料制品的成品,要檢測塑料制品在與食品接觸過程中重金屬的遷移量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16)等相關標準的要求。對批次成品進行重金屬殘留檢測。檢測項目應涵蓋相關標準中規(guī)定的重金屬指標,確保產品符合標準要求后方可出廠銷售。
在對含有塑料制品的成品進行檢測時,企業(yè)可以模擬實際使用條件進行遷移試驗,如不同的溫度、時間和食品模擬物等,以更準確地評估塑料制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重金屬的遷移情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2、過程監(jiān)控
在生產過程中,要加強對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控,定期抽取中間產品進行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重金屬污染問題。例如,在組合包裝過程中,定期檢測組合后的產品中重金屬殘留量,確保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引入新的污染;
對于塑料制品的生產過程,要在關鍵工序設置檢測點,對中間產品的重金屬含量進行檢測,及時調整生產工藝參數(shù),避免不合格產品的產生。
過程監(jiān)控還應包括對生產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確保設備不會因磨損、腐蝕等原因釋放出重金屬,污染塑料制品。例如,定期檢查生產塑料制品的模具是否有磨損,如有磨損應及時更換,避免模具中的重金屬污染塑料制品。
(四)建立追溯與召回制度
1、產品追溯體系
企業(yè)應建立完善的產品追溯體系,記錄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采購、生產、檢驗、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信息,包括原材料的批次、供應商、生產時間、生產班組、檢驗結果、銷售去向等。
對于塑料制品,要記錄其原材料的來源、生產批次、檢驗報告編號等信息,以便在出現(xiàn)問題時能夠快速追溯到塑料制品的生產和采購環(huán)節(jié),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通過追溯體系,能夠在產品出現(xiàn)質量安全問題時,快速追溯到問題的源頭,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召回制度
當發(fā)現(xiàn)產品存在重金屬殘留超標等質量安全問題時,企業(yè)應立即啟動召回程序,按照相關規(guī)定及時召回已銷售的不合格產品,并對召回的產品進行妥善處理,如銷毀、返工等。
同時,及時向監(jiān)管部門報告召回情況,向社會公布產品召回信息,提醒消費者停止使用不合格產品,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消費者健康的危害。
如果不合格產品涉及塑料制品,企業(yè)要分析導致塑料制品重金屬超標的原因,是原材料問題、生產工藝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整改,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fā)生。
?。ㄎ澹┘訌妴T工培訓與意識提升
員工培訓
定期對企業(yè)員工進行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重金屬殘留安全知識的培訓,提高員工的質量安全意識和專業(yè)技能。培訓內容包括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重金屬殘留的危害、檢測方法、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等。
對于涉及塑料制品的崗位員工,要重點培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16)等相關標準知識,使其了解塑料制品的重金屬要求和控制要點,掌握在生產過程中如何避免塑料制品受到重金屬污染,以及如何正確進行塑料制品的檢驗和檢測。使員工了解在生產過程中如何避免重金屬污染,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和檢測技能。
(六)關注標準更新
跟蹤標準動態(tài)
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標準處于不斷更新和完善之中,食品生產企業(yè)應密切關注國內外相關標準的動態(tài),及時了解標準的變化情況。
對于新發(fā)布或修訂的標準,要組織員工進行學習和培訓,確保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符合最新的標準要求。
特別是對于塑料制品相關標準的更新,企業(yè)要及時掌握新標準中關于重金屬殘留的指標變化、檢測方法調整等內容,及時調整生產工藝和檢驗方法,確保產品符合最新標準。
(七)完善內部質量體系建設
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
食品生產企業(yè)應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要求,建立完善的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如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
質量管理體系應涵蓋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采購、生產、檢驗、儲存、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明確各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確保質量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對于塑料制品的管理,要將其納入質量管理體系的重點管控范圍,制定專門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范,確保塑料制品的質量安全。
2、定期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
企業(yè)應定期開展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評估和改進。
內部審核應重點檢查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重金屬殘留控制措施是否有效落實,塑料制品的采購、檢驗、生產等環(huán)節(jié)是否符合相關規(guī)定。
管理評審應根據內部審核結果、市場反饋、監(jiān)管部門的檢查意見等,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及時調整和完善質量管理措施,確保質量管理體系能夠持續(xù)適應企業(yè)發(fā)展和市場變化的需求。
綜上,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重金屬殘留安全是食品安全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態(tài)美蛋白酶 “鉛含量超標” 事件提醒我們,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重金屬殘留風險不容忽視,尤其是塑料制品作為廣泛應用的食品接觸材料,其重金屬殘留安全更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食品生產企業(yè)應落實企業(yè)主體責任,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從源頭管控、生產過程管理、產品檢測與監(jiān)控、追溯與召回制度、員工培訓、標準跟蹤以及內部質量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有效防范重金屬殘留帶來的風險。